時間:2022-12-06 16:52:49 次數:442
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以下簡稱“《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正式生效實施。據悉,這是針對近年來持續高發、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利益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而頒布的一部特別法。
1.什么是電信網絡詐騙?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二條規定“電信網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通過遠程、非接觸等方式,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
解讀:電信網絡詐騙是通過通信、網絡技術,犯罪分子通過隱匿真實身份,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在不與被害人見面接觸的條件下,實現騙取公私財物的目的,極大地增加了犯罪的隱蔽性和危害性。近年來,政法機關堅持典型網絡詐騙犯罪高壓嚴打,最高院圍繞電信網絡詐騙上下游犯罪出臺了《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等一系列司法解釋,為打擊犯罪提供了充足的制度儲備。
2.《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有什么特點?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四條規定“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系統觀念、法治思維,注重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堅持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實打防管控各項措施,加強社會宣傳教育防范;堅持精準防治,保障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和群眾生活便利”。
解讀:《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與“兩高”出臺的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相關司法解釋不同的是,《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更加側重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強調多部門協作齊抓共管?!斗措娦啪W絡詐騙法》通過立法的方式,為打擊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構建了“事前—事中—事后”的閉環防控治理體系。
3.哪些部門將參與到反電信網絡詐騙中?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公安機關牽頭負責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金融、電信、互聯網、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依照職責履行監管主體責任,負責本行業領域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
解讀:《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出臺意味著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不再僅僅是政法機關的責任,通信、金融、網絡等行業主管部門都要積極履行監管責任,加強行業治理,規范行業運營,共同構筑電信網絡詐騙的防火墻。
4.反電信網絡詐騙有什么新舉措?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國家支持電信業務經營者、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研究開發有關電信網絡詐騙反制技術,用于監測識別、動態封堵和處置涉詐異常信息、活動”。
解讀:隨著金融、電信、互聯網領域的不斷發展,電信網絡詐騙的手段也在花樣翻新。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除依靠傳統方式外,國家通過支持研究開發新技術,用科技力量與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一場“技術戰”。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式,對信息流、資金量、數據量進行實時監控,發現具有電詐特征的異常信號時,自動封控相關賬號,極大的提高了預防電詐的工作效率。
5.用戶被錯誤封控怎么辦?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規定“對涉詐異常情形采取限制、暫停服務等處置措施的,應當告知處置原因、救濟渠道及需要提交的資料等事項,被處置對象可以向作出決定或者采取措施的部門、單位提出申訴。作出決定的部門、單位應當建立完善申訴渠道,及時受理申訴并核查,核查通過的,應當即時解除有關措施”。
解讀:高科技反詐雖事半功倍,但AI在數據學習、數據分析方面畢竟才方興未艾,出現判斷錯誤在所難免。為防止因大數據篩查對合法賬戶造成的誤傷誤判,《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統籌發展和安全、依法保護公民和組織合法權益。被處置對象認為其被錯誤封控時,可以向相關單位申訴,作出決定的單位經核驗通過的,即時解除有關措施,最大化降低對合法用戶的影響。
6.《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實施后,制造、買賣、
提供“貓池”、改號軟件等設備和軟件怎么處罰?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制造、買賣、提供或者使用下列設備、軟件:
(一)電話卡批量插入設備;(二)具有改變主叫號碼、虛擬撥號、互聯網電話違規接入公用電信網絡等功能的設備、軟件;(三)批量賬號、網絡地址自動切換系統,批量接收提供短信驗證、語音驗證的平臺;(四)其他用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的設備、軟件。
解讀:近年來,出現了一批專門用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軟件和硬件設備,為犯罪分子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而制造、買賣、提供這些軟硬件的行為由于存在立法空缺,難以作為犯罪予以打擊?!斗措娦啪W絡詐騙法》加強了對制造、買賣、提供電信網絡詐騙活動設備和軟件的治理,對繼續非法實施上述非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將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
7.如果發現被騙應該怎么辦?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國務院公安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完善電信網絡詐騙涉案資金即時查詢、緊急止付、快速凍結、及時解凍和資金返還制度,明確有關條件、程序和救濟措施”。
解讀:發現自己被詐騙后,應當第一時間報警,向警方提供詳細的收款方賬戶信息。有關單位可以通過緊急止付、快速凍結、資金返還等措施,為被害群眾挽回損失。
8.如果被騙資金不能追回,哪些主體要承擔
損失賠償責任?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等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他人損害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解讀:被害人因電信網絡詐騙遭受損失的,除實施詐騙的違法犯罪人員要承擔損失賠償責任外,電信業務經營者、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在提供服務過程中若違反《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相關規定,且該違法行為與他人的損害結果具有因果關系的,也要承擔民事責任?!斗措娦啪W絡詐騙法》擴大賠償責任的主體范圍,是為了更好的落實行業監管義務,全面保護被害人。
9.前往重點地區是否可能被限制?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對前往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嚴重地區的人員,出境活動存在重大涉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嫌疑的,移民管理機構可以決定不準其出境”。
解讀:近年來,電詐犯罪分子為逃避公安機關打擊,采取出境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方式,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電信網絡詐騙集群。為防止犯罪分子出境作案,《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了特定風險防范措施,移民管理機構對有電詐前科的人員和無正當理由前往電詐重災區的人員以及出境人員有重大涉電詐嫌疑的,可以限制其出境。
來源:綿陽中院
巨龍智立方數據建模平臺
智立方,是一款適應各類主流大數據技術的一站式可視化建模服務平臺?;诤诵拇髷祿<夹g的積累,采用知識圖譜建模、特征工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與挖掘,提煉業務信息和業務知識,構建行業專業知識圖譜,實現業務智能化場景的賦能和業務價值輸出。
反電詐模型:通過自然語言處理精準提取涉詐人員特征,關聯挖掘不同詐騙類型的特征畫像,快速分析詐騙手法;構建被詐騙人員知識圖譜,通過分類、預測與推薦識別未來可能的被詐人員,提升人員防詐針對性與有效性;深度分析不同詐騙類型的高發區域,通過精準宣傳降低防詐宣傳成本;構建詐騙類型知識圖譜,通過機器學習快速分析新詐騙類型的手法,反哺涉詐人員特征分析與預測防范。通過整體態勢報告,可以方便領導決策防犯重點。